| |||||
|
|||||
中等個子、瘦身板、不善言辭,這是他給人的最初印象;車鑰匙、筆記本、手套隨身帶,這是他多年的工作習慣。從汽車,到裝載車、吊車,再到十多種土方施工機械的操作及修理,他成為機械隊里的“全能王”,也是大家公認的“修理廠廠長”,他就是水電十五局馬里古伊那水電站項目機械隊的主修——王治國。 攻堅克難“頂得上去” 王治國在海外工作已經15年了,今年是他來到古伊那水電站項目的第7個年頭?;叵肫鹱约撼醯焦乓聊撬娬竟さ氐臅r候,面對全新的工作環境,面對項目部上的“一窮二白”,他沒有退卻、沒有怨言,迅速與現有職工和當地招聘的員工組建起一支機械隊。 然而,隊伍雖然成型,但仍有諸多難題亟須解決。語言不通是王治國在古伊那工作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題。作為一線施工人員,與當地員工的溝通必不可少,但翻譯無法時時盯在現場,僅靠肢體動作又無法將意思表達清楚,這使他的工作頻頻受挫。痛定思痛后,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克服語言難關。他堅持空閑時和翻譯學習,工作時記錄馬方員工常用單詞的發音,一有機會就不停與馬方員工交流一些日常用語,更多的是關于施工現場的專業詞匯。 有一天,他大半夜才從外面回來,大家還以為他“夢游”回來了呢。他笑嘻嘻地說:“哪里,我是怕打擾到你們休息,所以去車上練習發音?!彼麕е@份執著,經過不懈努力,成為施工現場半個法語翻譯,日常工作交流完全可以自行解決。 隨著現場施工慢慢展開,機械司機操作設備單一的問題制約了現場施工進度。但是項目上有三分之二的操作手只會操作一種設備,施工現場時常出現機械閑置的情況。為了緩解機械操作手緊缺情況,王治國只能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后,主動學習其他機械的操作。自此以后,常??梢钥吹剿铝送仆翙C又立馬上了平地機,停下挖掘機又開上了自卸車……就這樣,他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項目上首屈一指的“全能型操作手”。后來他回憶當初的情形說:“哪有天生就會的,有時候環境逼你一次,你才發現自己其實還挺厲害的?!?/p> 王治國深知“單絲不成線,獨木不成林”的道理,在帶領隊員工作的同時他還注重技藝傳授。為了讓他們盡快學到操作技術,王治國經常給馬方員工“開小灶”,一個個手把手教他們操作技能和施工技術。慢慢的,隊里的馬方員工隊伍穩定了,施工進度加快了。如今,很多馬方員工學到一技之長,有了固定工作,改善了家里生活,他們對王治國充滿感激。 關鍵時刻“站得出來” 在古伊那項目部,王治國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“檢修達人”,他解決的棘手難題不計其數。在他忙的時候訓起人來也毫不含糊,但是手底下60多人卻沒有一個人對他有意見,反而非常敬佩,原因何在? 作為機械隊主修,他對待每項工作任務都認真負責,不怕臟不怕累。他不光精通機械設備的操作,設備維修也能處理得游刃有余,每次設備出故障他總是沖在最前面,快速協調解決運輸中的難題,保質保量完成任務。有時間他還會轉現場,看哪里不合適,哪里有缺陷,哪里需要改動……都會一一記在本子上,等到開班會的時候逐項布置研究改造。 令他記憶深刻的是,有一次在鋼筋廠裝運鋼筋,運輸車剛剛裝滿準備離開,司機卻發現運輸車啟動不了,檢修班的人來到現場一項一項地查找問題,說是要換零件。但現場又沒有現成的配件,后面排隊的大伙開始變得煩躁不安,意見不統一便開始爭吵,互不相讓,氣氛一度緊張到極點。這時,王治國出馬了,他向檢修班提出自己的意見,“咱們先去車間手工焊接一個作為救急零件先使用著,我在其他項目的時候也遇到過類似情況,嘗試過這種方法,質量、安全也有保證?!?/p> 大家聽取了王治國的意見,經過維修,問題最終被解決了,高興寫在每個人的臉上,這時大家才發現早已過了飯點,幾個人湊在一起每人泡了一桶面將就著吃了起來,當時吵得最兇的幾個人,此時卻挨得最近、談笑最多,簡單的泡面此刻卻吃得最香。 對待工作“擔得住責” 多年來,王治國憑借著自己對工作的責任感和一腔熱情,把對人生的追求融入到平凡崗位上,融入到點點滴滴的工作中,盡己所能發揮最大作用。 作為一名主修和機械操作的帶頭人,嚴以律己是王治國對自己的基本要求。工作以來,他始終率先垂范,以“廠長”的工作職責和安全職責為行動指南,早出晚歸、風雨無阻,從穿工作服戴安全帽到一天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,處處都起到主修的模范帶頭作用,要求司機做到的,自己先做好。每天早晚班前會,不論刮風下雨,他都要先了解項目部需要傳達的相關會議、文件精神,逐一向當班司機詳細傳達,讓大家帶著任務和要求,安全優質高效地完成當班工作任務。 “說實話,我是個暴脾氣,工作起來還是比較急躁的,只要沒做好,我就會大聲呵斥他們?!边@是王治國對自己的評價,“前兩天有個司機在裝運鋼筋的時候,運輸車隨意找了個角度就停下來裝車,對個人而言的確方便了,可整體的工作效率會下降,要是每一個司機都按我要求的來,雖然麻煩了一點,但是效率高呀,這最終還是責任心的問題?!?/p> “王廠長的脾氣比較大,活干得不好,肯定會挨他的訓。我也被廠長訓過。但是大家被訓后都心服口服。按照他的方法來,效率和效果都不一樣。咱工人就信水平、信能力,大活小活,只要有他在,大家心里都穩著呢,他就是大家伙的主心骨?!标犂锏睦蠁T工寧南南說。 經過幾年的磨合,現在大家在工作上合作越來越默契,現場的設備就像流水線一般有條不紊地運轉著,王治國不用總像個救火隊長一樣,跟在屁股后面問進度、盯過程,大家都能自主完成手頭上的工作??伤⑽匆虼硕傅?,依舊堅守在現場,依舊總是那個早來晚走的人。 臨近退休,王治國絲毫沒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、對工作的熱情,反而更加珍惜退休前的日子。 他多年如一日默默奉獻,書寫著一位老員工、老“電建人”的平凡故事。 或許,這也是他能走南闖北的原因之一。 畢竟,有一個這樣的“全能廠長”,誰會不放心呢。 | |||||
【打印】【關閉】 | |||||